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从初三凌晨到京算起,我已经在家自行隔离10天了,还剩下4天吧?先生每天早出晚归的上班,不会带回病毒吧?我的家乡黄冈缺医缺药的困境缓解了吗?我生活过12年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危情到拐点了吗?……最让我想不通的是,为什么突然出现了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?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我方伤亡如此惨重?
 
一、互联网时代,为什么还有许多管理盲点?
 
没想到,我前后经历了2次瘟疫,而这次比上次2003年SARS的感受更深,痛感更强。不是因为这次更严重或死亡率更高,而是因为进入互联网时代,发达的微信把各方信息汇聚过来,让你足不出户,知晓天下。所以,我以为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更容易更全面更快捷,但现实嘲笑了我的天真。
 
1,为什么在数字化时代,还不知道有多少张病床?
 
在黄冈卫健委唐主任的事被公开报道的前两天,我就跟黄冈朋友谈起家乡疫情和应急管理的事,他感叹地道,现在是一个字,“乱”。这几年,日子过得太舒适,突然面临灾难,没有准备,应急管理能力太弱了。市直和县医院,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床位、多少病人……”。我惊讶地问道:数字化时代,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应该更清楚,怎么还是无头苍蝇乱碰呢?他哀叹地说,数字化,那是可能不是现实。看来,在不太落后的市级,数字化城市和数字化管理还没真正建立起来,那县乡级就不用提了,难怪县乡医院这几天四处磕头,在缺床缺医缺物资的“三缺严重”的条件下,防控战怎么打呀?断路封村,这种原始手段又用上了,就医救治在省市级都难,广大农村就成了奢望。
 
2,为什么在外卖普及的日子里,却让病人饿着走了?
 
看了黄冈一朋友帖子:父亲最后一个电话“好的,战斗吧”。讲叙一位父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转到黄冈传染病医院后,吃不上饭,好不容易由志愿者送来一顿饭,到病人手上已是凉凉的,医院有一个微波炉,离开病房较远,重症病人已经走不动,最后他父亲饿着走了,他伤心无比,我看着泪目。
 
的确,为防控疫情,许多餐厅和外卖大都关了,但市里有亲友,也有许多志愿者,发个信息,联络和组织一下,解决病人吃饭的事,应该不难吧?这些年最大的便利,不就是美味到口和美食到手,何况在东坡美食发源地的黄冈呢?我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把容易事变难了。
 
3,为什么无处不在的快递天下,紧急物资却运不进县医院?
 
几天前,朋友突然找我,他为县医院搞到一批样本提取液,要赶紧寄出,医院告急了,但因武汉封城无路可走,让我想想办法。这次,我才知道,样本提取液的作用和县医院的落后。其实就是,把病人咽试子提取后,放在液体中保存着,从县医院送到市级医院统一检测,看是阳性还是阴性,以此确诊病例。样本提取液是检验新型冠状病毒不可缺少的媒介。
 
搞到样本提取液,难!把提取液,从北京及时送达黄冈辖下的县,更难!寄快递,这是第一个反应。但打了一通电话,才知道非常时期,快递也走不通。所有快递都不接受对武汉的普通物品寄,样本提取液可列入紧急物资,但有的不接受液体物品;有的不接受零星的紧急物资;有的接受但到汉后统一交由武汉市政府调配。怎么办?家乡群里,大家都在想办法出主意。有的建议,托红十字会送达。我赶紧问红十字会的朋友,他答复量小,没法成批发送,总会有小车送领导专家到汉检查工作,一早刚走。又有建议,走空运,分三步走,从北京飞到合肥,从合肥到大别山南麓,再翻山到北麓,再送到县城。我又赶紧查航班,航班有,但时间不合适,按这三步走方案,不仅费事,还费时,最少得3~4天。顺便插一句,到这时,我深深地感知到,家乡人的爱心如此浓烈。县里自发地组织了近百人的志愿车队,可以带上路条,在湖北境内任何地方都能接送紧急物资。还有老乡自愿坐飞机专程送物资。最后总算求得一位老乡朋友帮忙,走EMS(邮政系统的速递物流),在正规军的帮助下,走陆路,三天内将一箱样本提取液从北京送达大别山脚下的县医院。经过这番周折,我才感觉到快递天下也不是快递无时无处不在。管控之下,怎么不为紧急物资开辟一条绿色通道?
 
以上三例表明,为什么平时简单不过的事,非常时期变成难事儿?其实,关键问题不是缺技术缺能力,而是缺管理。管理上盲点和痛点,让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发挥不出来。
 
二、快进入小康社会,我们做好了“讲卫生”这个最基本的事吗?
 
从幼儿园就开始,我们就接受讲卫生的教育,可是到现在这个最简单的事儿做到了吗?这次疫情暴发再次表明我们的卫生状况出了问题。
 
1,个人卫生做好了吗?
 
都说上次疫情的祸害是果子狸,这次是蝙蝠,为什么允许吃这些稀有的野味呢?这符合讲卫生的要求吗?还有中国式的聚餐最爱炫耀的是菜多人多,没有分餐,也没有公筷,这样卫生吗?还有餐食垃圾满地都是,脚下粘油的苍蝇店还是美食家追捧的网红店,这是讲卫生的表现吗?除了饮食卫生,还有个人卫生,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,这个幼儿园的要求大人们都做了吗?
 
2,公共卫生做到了吗?
 
垃圾,应该属于公共卫生问题吧。收垃圾的环卫工人有卫生概念吗?每天早上,他们先翻一通垃圾桶,把能卖的废纸废瓶拿出来另装一个蛇皮袋子里,挂在垃圾车边,其余的垃圾一铲铲地往垃圾车里上,这不仅耗时长,而且收垃圾时的味道大,泄漏多,何谈得上卫生?这些天来,北京各小区管理如此严防死守,收垃圾方式还是没变,我真担心,这是一个被忽视病毒感染源。我们小区在中关村附近应该不偏远吧,小区管理还比较严格。推想一下,偏远点、管理松点的小区,垃圾处理可能比我们小区更差。这难道不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大隐患吗?
 
3,大健康和小卫生能并重吗?
 
在大健康产业兴起的语境下,小卫生问题不可轻视。
 
大健康包涵的“健康管理、医疗医药、康复智能、养老养生”等主要部分,应该加上卫生管理,没有卫生管理,没有疾病防控,何谈健康养生?我特别担心,大家进入养生旅游阶段,却忘记最低级的卫生管理问题。我真希望,经历过这次疫情后,中国人变得更讲卫生,中国变得更干净!
 
三、在病毒的乌云笼罩下,我们感受到向善之光吗?
 
这次防控因为有较发达的信息传播,我们能看到许多更及时而真实的信息。在看到确认感染数到28065人,每日新增感染数居高不下,心情格外沉重。而各地同学朋友发来视频和微信中,不乏有许多人帮人的感人故事,让人心暖。
 
1,年轻人的觉悟
 
原定初五回京,因为预定了初四来个全家20多人的大团圆聚餐。初一临时决定,不聚餐,各自回家,分头隔离,这个决定的形成是我家90后的年轻人发挥的重大作用,他们比老年人更理智更有风险意识。所以,我们初一改签,初二回京了。
 
这次活跃在“支援家乡抗击肺炎”老乡群里的,最卖力的是年轻人。捐资,他们没有大额,但他们心意更浓。去超市排队卖口罩的,有他们;参加百人志愿车队服务,有他们;还有报名参加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,有他们;参加前线医疗救护,有他们……。这次,由独生子女构成的这一代年轻人,如此能担当,敢奉献,让我们没曾想到的,也是让我们倍感欣慰的。
 
2,志愿者的力量
 
看了武汉青年拍的六集短片“封城日记”,我很感动。其中,印象最深的是志愿者。武汉封城后,交通不便,志愿者用私车接送医生上下班,那怕是深夜凌晨或是大年三十。还有志愿者运送医用物资,他们素不相识,凭着微信上的一条信息就汇集起来,形成临时而有序的团队,留汉的外国人也加入其中;还有帮助医院做饭送饭,不收费不计报酬的志愿者;还有医院旁边的旅馆,把钥匙交出,所有房间免费交给两个医院管理,由医院自主分配给医生休息,还供应24小时热水……。前几天,武汉同学托我帮忙转发,她亲戚发帖请求免费征用他名下的上千平方米的商铺做临时医院。看到这些消息,我真禁不住感动落泪。武汉的朋友还告诉我,志愿者的力量还没有很好地挖掘和组织,她们很想做点公益,但不知怎么做又不敢添乱。有朋友讲,他家住在方舱医院附近的居民,下楼看需不需要帮忙,这一问,就留下来整整干了一个通宵。可见,志愿者无处不在,这种星星点点的志愿者之光,用一种机制组织起来,就能汇聚成强大而耀眼的光芒!
 
3,民众的善良
 
“呆在家里,就是贡献”凭着这句口号,上千万人的北京大都市变得如此安静,公园人少,路上车少,楼下遛狗少。过去朋友圈里晒各地风景照,现在晒各家做的美食和各种家庭娱乐活动有创意和搞笑。或许在家呆3天,是一种享受,而让你足不出户呆上13天,可能就一种痛苦。有人云,呆在家里苦不苦,看看红军二万五。武汉朋友也跟我哭诉,受不了,再呆下去,心理要出毛病了。即使如此,大家还是在互相宽慰下坚持着。武汉封城已15天,还要多少天开城?谁也不知道,但知道的是大家还是选择在家呆着,坚持着。这就是一种特殊的贡献,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,更是一种善良之光。万众一心,众志成城,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了我的国!
 
很庆幸在大灾大难面前,让我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道道向善之光……。
 
凤山小雅
写于正月十三京城春雪的日子里
话题:



0

推荐

凤山小雅

凤山小雅

3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博士、研究员。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讲师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博士后合作导师。 现兼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员、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3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20年 3篇